痕迹的分析是防火岩棉板材料失效分析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通过痕迹的分析,了解材料失效分析的发生、发展过程,也可以为***的结论做个可靠的科学论证所谓的痕迹主要是指材料服役的环境对材料作用后在其表面留下的特征。所以,痕迹的分析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表面形貌的变化、成分的变化、颜色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形状的变化、性能的变化、组织的变化甚至是应力的变化等。痕迹的形貌分析一般先宏观分析痕迹的分布规律,根据痕迹分布的规律挑选有代表性的痕迹进行分析。目前,痕迹的种类主要有机械失效痕迹、机械接触痕迹、腐蚀痕迹污染痕迹、分离物痕迹、热损伤痕迹、电损伤痕迹、与裂纹有关的痕迹等。一般情况下,只有失效形式为腐蚀和磨损的,才会产生失效的产物,才会有失效产物的分析。以腐蚀形式发生的失效,将有腐蚀产物的产生;以磨损形式发生的失效,会产生磨损产物,也就是磨屑。失效的产物和材料失效的形式、模式以及机理存在密切的关系。从失效产物可以获得更多的有用的信息失效产物形貌分析一般采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有的时候还会借助能谱仪。失效产物的结构分析一般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衍射仪。失效产物的成分分析主要包括常规的、局部的、表面的和微区的分析。金相分析在材料研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防火岩棉板材料內部组织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摩擦磨损实验后的试样表面进行金相分析是研究摩擦磨损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试样摩擦表面组织的变化,方面侧面反映摩擦过程中摩擦表面产生的温度高低问题,便于研究温度对后期摩擦过程和摩擦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试样摩擦表面组织的变化,能够更清晰地证明摩擦后期实际两接触表面的真实状况,有利于更科学地研究摩擦磨损机理。金相显微镜是进行金属显微分析的主要工具。将专门制备的金属试样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放大和观察,可以研究金属组织与其成分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金属经不同加工及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鉴别金属材料质量的优劣,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金属晶粒度大小等。
因此,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防火岩棉板的内部组织与缺陷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一种基本实验技术。在消费结构上,以前我国聚乙烯醇主要用来生产维纶纤维,每年耗用10万吨以上。近些年来随着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途的不断开拓,我国维纶纤维用聚乙烯醇的消费量不断减少,而非纤维用量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2010年在纤维方面的消费比例只有约121%,而在非纤维方面的消费比例达到约879%。2010年,我国聚乙烯醇的消费结构为:聚合助剂对聚乙烯醇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362%,织物浆料约占198%,建筑涂料约占145%,维纶纤维约占121%,造纸浆料和涂层约占84%,黏合剂约占6.1%,其他方面约占29%。今后几年,世界涂料需求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年均增长为55%,我国对涂料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20%的速度增长。国内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将为黏合剂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纺织行业扭亏转强,为聚乙烯醇打开了短纤和浆料市场空间,而电子、造纸、医药、精细化工行业的稳步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聚乙烯醇需求的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支高密***纺织品内需与出口增加,***造纸业、石油开采业发展速度加快,汽车工业更是蓬勃发展,汽车、建筑用安全玻璃需求快速上升,这些对聚乙烯醇后续新产品(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间。经过多年的生产发展,我国聚乙烯醇的产能和产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产品也实现了多样化,生产工艺技术正在逐渐向低碱醇解方向发展。但与国外先进***相比,我国生产的聚乙烯醇品种仍然比较单一,大多数为用于建筑胶黏剂、低档纺织浆料等领域的普通黏度和醇解度的常规产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聚合度和低聚合度、低醇解度(醇解度小于80%)及嵌段品种等高精细化和特种产品较少,仍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开发这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以满足国内实际需求,聚乙烯醇新的生产方法及改性技术的不断研究发展,不仅降低了聚乙烯醇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也为不同品种聚乙烯醇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但目前这些方法及技术大多还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需要进行产业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