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目前的能源主要是碳基的化石能源,故建造阶段中的建材准备、运营阶段的碳排放占建筑总的碳排放的绝大比重,且建材准备阶段的碳排放与运行阶段相差不大。我国的有些学者在研究建筑碳排放时没将建材准备阶段的碳排放纳入其中,片面地认为岩棉复合板运行阶段的能耗、碳排放占建筑总的能耗、碳排放的绝大比重,根据碳排放标准PAS2050及014064,应该将有关供货、材料、产品设计、制造等过程融入产品的碳排放影响,且建材准备阶段的碳排放比例较大,所以建材准备阶段的碳排放应该纳入到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建筑材料的整体碳排放最小是实现低碳建筑决定性因素之一。欧、美、日等许多发达***和地区对绿色建材的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绿色建材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1994年联合国又增设了“可持续产品开发”工作组。随后,国际标准化机构lSO等组织也开始讨论制定环境调和制品(ECP)的标准,先后制定了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方法,规定了绿色建材的性能标隹,并开发了许多绿色建材新产品,在要求实用功能及外表美观之外,更强调对人体、环境无毒害、无污染。发达***为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还从制定、实施建材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入手,通过法律法规先行建设,为绿色建材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与环境。近年来,这些带有环保和绿色标志的产品和生产企业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高分子结构主链上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聚合物,国际上将其称为polyurethane,在我国的一些资料上将其译为聚氨基甲酸酯。
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是由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基(即NCO基)化合物与二元或多元活泼氢的化合物(如含羟基、氨基酯基等的化合物)发生作用而生成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该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组成中因含有相当数量的氨酯键,故名聚氨酯。聚氨酯合成材料是一种新颖、具有独特性能和多方面用途的高分子合成材料,随着聚氨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进步,其工业主产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世界六大具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材料之聚氨酯材料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自身的特点,聚氨酯材料与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不同,它不需要先将单体聚合成粒后方可加工成制品,而是直接将岩棉复合板原料一次加工成高聚物制品,这就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如聚合、分离、精制、挤出成粒等工序。聚氦酯合成时,可以通过改变原料的化学结构、规格指标、原料品种等手段来调节其配方的组合,制成各种性能和用途的制品,如导电、导磁、耐油、耐磨、耐臭氧、耐高低温、难燃、防水保温、高回弹、低回弹、高密度、低密度等各式各样的制品。聚氨酯材料的产品形式主要有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氦酯合成革、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纤维、聚氨酯涂料、聚氨酯胶黏剂等。至于聚氨酯建筑防水材料、聚氨酯铺地材料等众多的制品类型则都是以上产品形式派生出来的具体应用。在这些应用中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聚氨酯泡沬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中的最主要品种,其主要特征是多孔性、密度低、比强度高,根据所用原料品种的不同以及配方用量的变化,可以制成不同密度、不同性能的聚氨酯软质、半硬质以及硬质泡沬塑料,用于各种不同的用途。软质泡沫塑料主要做垫材,代替泡沬乳胶,广泛应用于汽车坐垫、火车坐垫、飞机坐垫、沙发、床垫、地毯衬里、衣服衬里、包装填充材料。半硬质泡沬塑料由于具有吸收沖击能、缓沖冲的特性,已应用于各种车辆的防震缓冲材料。硬质泡沬塑料因其重量轻、比强度高、绝热性和隔声性优良而大量用作夹心支撑材料、绝热保温材料,特别是其阻燃性不高的问题得到解决及现场发泡新工艺研制成功之后,硬质泡沫塑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墙板、天花板、门窗以及屋面防水隔热保温等。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产量不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品种、特种泡沬塑料的相继岀现,成型工艺日趋完善,其品种不断增多。112.1聚氦酯泡沫塑料的类型聚氨酯泡沬塑料按其制品的強度可分为聚氦酯硬质泡沬塑料、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聚氨酯半硬质泡沬塑料和聚氨酯特殊泡沬塑料应用于建筑物保温节能和建筑物防水的聚氨酯泡沬塑料主要是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随着聚氨酯工业的发展,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已逐渐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传统的绝热保温材料,主要应用于建筑行业和制冷设备(如冰柜、管道、大型贮罐等);二是结构泡沫材料,其在家具行业、装饰行业、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