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岩棉板材料的性能包括特征性能和功能物性。材料的特征性能指的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即给材料某一种外场刺激,反映出来的是这种刺激对应的性能。例如,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光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的功能物性是指对材料施加某种外场作用,通过材料将这种作用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功能。实现某种功能的材料被称为功能材料。例如热-电、电-热转换材料,光-热、光-电、电-光转换材料,以及材料的生物性能等。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照化学组成来分类,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三类。按照状态分类,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一般使用的大都是固态材料。固态材料又分为单晶、多晶、非晶以及复合材料等。按材料所起的作用分类,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种类型。结构材料主要考虑其机械力学性能,是机械制造、工程建筑、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物质基础。功能材料是利用其各种物理和化学特性,在电子、红外、激光、能源、通讯等方面起关键作用。例如,铁电材料、压电材料、光电材料、超导材料、声光材料、电光材料等都属于功能材料。此外,也可按照使用领域分为电子材料、耐火材料、医用材料、耐蚀材料、建筑材料等不同种类。
金属材料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其固有特性以纯金属状态使用的,如作导体用的铜和铝;另一种是由几种金属组成或者加入适当的杂质成分以改善其原有特性而使用的,如合金钢、铸铁等。金属的键合无方向性,其结晶多是立方、六方的最密堆砌结构,富于展性和延性、良好的导电以及导热性、较高的强度以及耐冲击性。用各种热处理方法可以改变金属及合金的组织结构从而赋予各种特性。这些特点使金属材料成为用途最广、用量***的材料在工业上,通常将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铁基合金)和有色金属两种类黑色金属主要是以铁-碳为基的合金,包括普通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和铸铁。钢的性能主要是由渗碳体的数量、尺寸、形状和分布决定的,而渗碳体的数量、尺寸、形态又由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所决定。合金元素的最重要功能是改善这些热处理能力,有助于使产生的组织结构在高温下更加稳定。不锈钢至少含12%的铬(Cr),这种钢暴露在氧气中时,形成一层薄的氧化铬,对防火岩棉板表面起保护作用,因而具有优异的耐蚀性。铸铁为铁-碳-硅合金,典型的铸铁含有2%~4%的碳和0.5%~5%的硅。不同的铸造工艺可生成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铸铁有色金属是除了铁之外的纯金属或者以其为基的合金,常用的有铝合金、镁合金(magnesiumalloy)、铜合金(copperalloy)、钛合金等。
无机材料是由无机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其中包括诸如锗、硅、碳之类的单质所构成的材料。硅和锗是主要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重要性,已经独立成为材料的一个分支主要的无机材料是硅酸盐(silicate)材料。硅酸盐是地壳中存在量***的矿物,折合成SiO2约占造岩氧化物的60%。与SiO2结合组成硅酸盐的氧化物主要有A12O3、Fe2O3、FeO、MgO、CaO、Na2O、K2O、TiO2等。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矿物,由于分布广、采取容易,很早就被人类用作材料使用。在石器时代,直接用于制成各种工具;在史前时期,则制成了陶器;随后发展到制作玻璃、陶瓷、水泥等各种硅酸盐材料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有玻璃、陶瓷和水泥三大类。硅酸盐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使用的原料除了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硅石、黏土外,也采用了其他不含SO2的氧化物和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石墨等,按照同样的工艺方法制成了各种制品。虽然这些材料已经不是硅酸盐,但习惯上仍然归属于硅酸盐材料。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硅酸盐材料基础上相继研制成了许多新型的无机材料,如用氧化铝制成的刚玉制品,用焦炭和石英砂制成的碳化硅制品,以及钛酸钡铁电材料等。常把这些材料称作新型无机材料以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相区别。在欧美各国常把无机材料通称为陶瓷材料,因此也称上述的新型无机材料为“新型陶瓷”无机材料一般硬度大、性脆、强度高、抗化学腐蚀、对电和热的绝缘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