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棉复合板的分子量(molecularweight)可达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分子量上的巨大差异反映小分子到高分子在性质上的飞跃。一般分子链的长度都不是均一的,具有多分散性。因此,聚合物的分子量只具有统计意义,即不同方法测得的分子量只是具有统计意义的平均值。为确切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还应给出试样的分子量分布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化学方法(如端基分析法)、热力学方法(如沸点升高法、冰点降低法、蒸气压下降法、渗透压法)、光学法(如光散射法)、动力学方法(如黏度法、超速离心沉降及扩散法)以及其他方法(如质谱、凝胶渗透色谱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的分子量范围,并且各种方法得到的分子量的统计平均值各不相同。线形高分子链中含有大量的原子和共价单键。共价单键可按照一定的键角环绕相邻的键进行旋转,这种旋转使得分子形成大量的瞬息变化的空间内旋转异构体,即构象(conformation)。高分子链具有无规线团、伸直链、折叠链、螺旋链和锯齿形链五种基本构象。构象是由分子内部热运动产生的热能促使单键内旋转,内旋转使分子处于卷曲状态,呈现出不同的卷曲或伸展状态,即所谓的高分子链柔顺性。高分子链的组成不同、岩棉复合板结构单元的排列方式不同,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不同,高分子的用途也大不相同,如分别作为塑料、橡胶和纤维使用。高分子聚集态结构是指高分子材料整体的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等,直接影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聚集态结构描述了高分子聚集体中的分子之间是如何堆砌的,又称三级结构。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取决于组成它的分子链的化学组成、形态和立体结构,也依赖于所处的外界条件。大分子无序排列的聚集态称为无定形态,表现出典型的力学三态: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
同一种聚合物材料,在某一温度下,由于受力大小和时间的不同,可能呈现不同的力学状态分子链结构规则、简单以及分子间作用力大的高分子易于形成晶态结构。但高分子结晶通常不完善,有晶区也有非晶区。这类半结晶制品中分子链的排列,可以是三维有序、二维有序,或仅有链长方向的一维有序;同一分子链的不同部分,可以同时处于有序区和无序区。液晶(liquidcrystal)介于非晶态与晶态之间,物理状态为液体,但具有与晶体类似的有序性;根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近晶型(smectic)、向列型(nematic)和胆甾型(cholesteric)三种。高分子液晶最突出的性质是其特殊的流动性,即高浓度、低黏度和低剪切速率下的高取向度。般而言,无定形聚合物是透明的,结晶性聚合物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但结晶度较低或者晶区和非晶区密度相同时也是透明的。结晶可以使聚合物变硬变刚、强度增大,但韧性下降聚合物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聚合物分子的偶极矩(dipolemoment)可以从键矩的向量和求得。非极性聚合物(non-polarpolymer)是偶极矩为零的聚合物。不含极性基团且分子链完全对称的大分子,各键矩矢量和等于零,为非极性聚合物,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相反,大分子上含极性基团、分子链又不完全对称,如聚酰胺、酚醛树脂等,就会表现出较大的极性。
聚合物的极性及其大小对其介电性能、电绝缘性、耐溶剂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四级结构是指高分子在材料中的堆砌方式。在高分子加工成材料时,往往在其中添加填料、助剂、颜料等成分,有时为了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综合性能,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分子进行混合,这使高分子材料形成更复杂的结构。通常将这一层次结构称为织态结构(texturestructure)。与一般小分子晶体一样,高分子晶体也是一种分子晶体,宏观上有一定的几何外形。微观上看,晶体中的质点在空间上呈有规则地周期性有序排列。但是高分子晶体的有序程度比较低。高分子链的化学结构越简单,规整性越好,取代基团的空间位阻越小,分子链间作用力越大,越有利于结晶。结晶温度高,分子链的活动性越好,结晶过程可以充分发展,晶体的规整性好,内应力小,熔点高,熔融温度范围小。高分子结晶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密度、硬度及热变形温度,溶解性及透气性减少,断裂伸长率下降,拉伸强度提高但韧性下降高分子晶态总是包含一定量的非晶区,因此结晶程度很难达到10o%。除了聚合物结晶中的非晶区,高聚物的玻璃态(glassystate)、高弹态(elasticstate)以及熔融态(meltingstate)也称为非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