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前提是岩棉保温板工厂应该做到黑灯车间,不需要电灯,因为没有人,都是机器人。但是,机器人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可以接受设计信息,同时能够和生产线对话。这一点在我们某些车间已经做到了。所有的信息和用户全部连起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大的挑战,还没有做到2.不变能怎么样?其他一些家电企业不也挺好的吗?您哪里来这么大的动力要做这么大的调整?而且外界还说这说不定还是“自杀呢!张瑞敏:已经有汽车持说我的马车一定是全世界***的,做得比车更精致,这还有未来吗?这是时代的问题。一定要跟上互联网这个时代,跟不定会被抛弃3.互联网时代也可以坚持我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我的专业技术啊张瑞敏:都可以。
但是,岩棉保温板的流程、你的观念、你的体系一定要变。其实那所谓坚持的,现在不也都宣称要跟上互联网吗?只不过,在我看来,如果要跟上互联网,没有彻底地颠覆可能很难。不能表面上做一做4.我们关注海尔这么多年,最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制造业引领者到现在***个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改造企业,海尔一直在变。那个时代引领制造业的核心配置方式和目前互联网引领、改造的制造业的配置方式的精髓有变化吗?瑞敏:过去就是做大做强,简单来说,就是规模和范围,规模做到***,在行业里面我就是老大,或者说从上游到下游全占着,这使得进入门槛变得很现在不是规模和范围,规模大不一定能保住,而应该是做小,把大企业分解5.每个时间点,或者说每一个时代,对于先进企业、好的企业的定义,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时代对配置方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改变其实就是从规模到现在的个性化?张瑞敏:对。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一直到信息化,都是以企业自身为中我为中心,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在行业里头成了霸主,别人没法撼动我。现在,互联网使得企业不可能再以自我为中心,而只能成为整个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而已。因此,必须要和互联网融合起来,原来的那一套组织架构都要解构6.海尔触网算是比较早的。就整个工厂而言,最早的时候为什么要这么做张瑞敏:我参加2000年的达沃斯论坛。当年的大会主题是让我们战胜满足感”,当时对我的刺激很要战胜满足感?说明过去所做的,不管有多的成绩,可能今天都不能适应;过去的经验,今天可能都等于零,要从头开始因此,当时我们就提了一个口号,“不触网,就死亡,要求大家一定要触网,但触?触到什么程度?怎么改变?现在还没有底,不过这个思想是早已经有了。后来我们又让所有的员工形成一个共识,“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果企业跟不上时代,过去所有的成功都等于零,等于大家一切从零开始7.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您对现在的情况怎样评价?张瑞敏:***步基本应该算是进展得比较好,把原来所有的组织结构彻底打碎,推倒了传统金字塔似的科层制、用户和企业之间的墙,成为了生态圈。无数员工凭借自己的创意,或发现市场什么好的创意或者需求,就可以成立创业团队。现在海尔有很多很多的创业团队,这些创业团队没有领导。原来都有领导现在的领导就是用户。能够发现用户需求、创造用户需求就是满足你的领导的要求。付费,原来企业付薪,现在变成用户付薪,创造了用户需求才可以得到薪金,否则就没有,一下子把企业和市场、用户完全融合到一起去了。这一步也进行了好几年,现在基本上大家都适应了,而且也都在这么做了。***的标志就是:很多人员都不是我们原来的人了,而变成社会上的了,他们可以今天进来过一段时间离开,这个平台完全是开放的了海尔要搭建一个吸附平台张瑞敏:对。海尔搭建的这个平台是社会化的,在这创业的人不仅仅是内部人,社会上的创业者都可以进来海尔不是过去那一个管控组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