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分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外墙保温板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而得出国民生产总值。这就是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计算出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把雇员的工资和其他补助代表劳动的收入;财产所有者(包括地产、其他不动产和版权等所有权)的收入和个人租金收人代表财产所有权的收入;公司利润代表利润;净利息即为利息。这四项收入相加等于国民收入。部门法部门法是根据提供最终产品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这种方法反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来源,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又称生产法。用部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各物质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
商业、服务部门,按照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等无法计算增值的部门按该部门的职工工资收入计算。通常按以下门类来统计:农林渔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水煤气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服务业、服务和企业,等等从理论上说,上述三种方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值应该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恒等关系。支出法所得出的是社会的总支出,外墙保温板的这种总支出代表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收入法所得出的是社会的总收入,这种总收入代表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部门法所得出的是最终产品的总产值,也可以代表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从而,就可以得出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这种恒等式是一种事后的恒等关系,即在一年的生产与消费之后,从国民收入核算中所反映出来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也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出发点。
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外墙保温板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均衡的国民收入8.3.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型及均衡两部门经济是指由居民户与厂商这两种基本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收入,并用这些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购买居民户所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所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与劳务。这时,居民户与厂商之间的联系,即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反映了货币收入在这两个经济单位之间流动的情况,箭头指向表示货币收入的流向。厂商购买居民户的各种生产要素,向居民户支付报酬,居民户得到货币收入,货币收入流向(即上方直线的箭头所指)居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