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参加者随后都对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岩棉复合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杰克伯·马萨克( Jacob Marshak)、罗尹·罗德勒(Roy Radner)和赫伯特·西蒙,这里就只介绍他们三个。西蒙(19551956)根据这次会议发表的结果建构了其独立存在的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与程序性理性( procedural rationality)的分野,根据她的认识,对被实验者而言是理性的行为与对实验者而言是理性的行为可能大相径庭,因为一般而言被实验者对其所要采取行动的环境的了解是很不完整的,所以对被实验者而言是理性的行为与对实验者而言是理性的行为可能大相径庭。西蒙后来因为其对经济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实验经济学的早期工作中,还有两位先驱者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们是岩棉复合板斯坦福大学的西格尔( Siegel)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福勒克(L. Fouraker),当时西格尔还是一个年轻的心理学家,而福勒克是研究寡头垄断理论的经济学家,即使到今天,他们的合作也仍然是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合作的典范。早先有关博弈论的实验结果【如贝努利选择( Bernoulli Choice实验】是很不稳定的,甚至出现一些反常的错误,西格尔根据西蒙关于独立存在的理性与程序性理性分野的观点,对那些博弈论的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发现不稳定现象来自被实验者对在实验中做重复行为的厌烦感。为此,他提出用操纵货币奖励或惩罚以及在预测工作中引进认识变量,以降低实际行为与理性预期的差距,西格尔(1959)通过一些市场实验证实了自己的推测,即相关收益和信息条件作用很大。1960年,西格尔和福勒克提交了一系列实验报告,在他们的实验中,每个实验对象都知道自己在各种策略下的收益,实验对象之间通过谈判达成价格和成交量。他们的相关收益方法实际上反映了所谓的“价值诱导理论”( induced-value theory),即实验者可以用奖励媒介诱导被实验者(在实验中)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关于这一理论将在下文中做进一步的阐述)。西格尔和福勒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检验多种假定,其中包括双头垄断以及从博弈论和心理学得出的假说。在他们的实验中,岩棉复合板对实验对象由于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同导致了决策结果的不同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经济学无法对双头垄断情况达成的价格做出解释。他们的工作是当时实验经济学领域研究范围最广,也是最为深刻的,并对实验经济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工作之一。他们曾说:“我们根据研究的目的来观察和搜集数据,我们没有利用以前存在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