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些看法也限制了实验经济学探讨许多经济问题的可能性,外墙保温板使之有相当一段时期徘徊在对博弈论和一些市场均衡研究的小圈子里。实验经济学只有澄清这些看法,才能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前几年,是实验经济学构筑自己理论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实验经济学不仅要面对来自主流经济学家的疑问和责难,还要进行各种实验,得到用传统方法或计量方法所无法得到的成果因此实验经济学需要一批(而不仅仅只是一两个)杰出的学者为之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史密斯等人的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的经济学家开始纷纷投身于实验经济学的研究。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普洛特( Charles Plott),他是史密斯在普度大学的年轻同事,他当时在普度大学从事政治经济理论的研究,并已在社会选择理论方面崭露。
头角。史密斯与普洛特的合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他们当时也是亲密的钓鱼伙伴。有趣的是,1971年普洛特与史密斯在鲍威尔湖( Lake powel)的钓鱼之行,使他们认识到实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经济学,还可以用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的许多方面。与史密斯讨论实验问题后,普洛特开始对实验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并对贝叶斯游戏理论着迷,因为在供给和需求基础上,它比竟争均衡提供了更好的均衡过程模型。虽然易控制的模型证明令人难懂(至今它们仍然是),普洛特仍鼓励他的研究生哈维·瑞德( Harvey Reed)去组织实验来开发贝叶斯游戏的潜能。
1971年他转至以理工科闻名于世的、有诺贝尔奖摇篮之称的加州理工学院,经常需要用简单的经济学实验,向习惯于实验研究的自然科学或工程的同事解释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这些与科学实验者的对话无疑有助于他对实验方法和发展方向的思考。1973-1974年,在普洛特安排下,史密斯成为加州理工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此后,他们俩共同主持了一个实验经济学的研习班,外墙保温板促成了一些实验经济学研究项目和实验技术的发展。他们的合作使实验经济学的应用扩展到政治学、公共选择②等领域,使实验经济学日趋成熟。史密斯说:“从1968年到1973年,虽然我们仍然对实验经济学很感兴趣,但并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