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棉保温板以此来 UHMWPE纤维与基体间的黏接性能。通常辐射源为Co、γ射线、电子束、紫外线等。其中紫外线引发接枝是先引发剂(如二苯甲酮),玻璃棉保温板再由剂引发单体接枝到UHMWPE纤维表面。4.电晕放电处理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玻璃棉保温板电晕放电处理法被应用到非性纤维材料的表面处理上。该方法是让 UHMWPE纤维通过电晕放电装置氧化产生微坑、表面交联、链断裂,以及弱边界层,使表面能,以 UHMWPE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界面的黏接性。5.其他改性方法对 UHMWPE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本体改性法、压延法、涂层法、溶胀法和激光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加 UHMWPE纤维与基体的黏结强度。第三节聚苯并杂环类纤维、聚苯并嘌唑(PBO)纤维聚对亚苯基苯并双嗯唑(poly-p- phenylenebenzobisthiazole,PBO),简称聚苯并嗯唑PBO纤维集度、高模量、高耐热性和高阻燃性等于一身,是目前所发现的纤维中性纤维之一,被誉为21世纪纤维。图1-17、图1-18为PBO纤维外貌。
玻璃棉保温板1.PBO纤维的发展简史(1)国外PBO纤维的开发。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以Wofe为首的研究小组为美国材料设计和制备耐高温、高性能的聚合物,玻璃棉保温板申请了聚苯并双嗯唑的基本。以后美国陶氏(DOW)化学公司得到授权,对PBO进行了工业性开发,期间曾因得不到高分子量的产物在20世纪70~80年代有所停滞。后经 Wolfe的努力以及DOW化学公司的加盟研究,在单体合成和纯化方面取得进展,PBO的研究又现曙光,改进了原来单体合成的方法,新工艺几乎没有同分异构体副产物生成,提高了合成单体的收率,打下了产业化的基础1990年日本东洋纺( Toyobo)公司从美国DOW化学公司购买了PBO技术。玻璃棉保温板1991年由道一巴迪许化纤公司在日本东洋纺公司的设备上开发出PBO纤维,使PBO的强度和模量大幅度上升,达到对位芳纶的两倍。1994年,日本 Toyobo公司得到道-巴迪许化纤公司的准许,斥30亿日元巨资建成了400/年PBO的单体和180/年纺丝生产线,并于1995年春开始投入部分机械化生产。1998年开始商业化生产,同年 Toyobo公司与DOW化学公司联合推出PBO纤维,生产能力达到200/年,玻璃棉保温板其商品名为Zyon,有 Zylon-AS纤维(原丝)和Zylon-HM纤维(高模丝)两种类型, zylon-HM纤维是 Zylon-AS纤维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