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墙体的整体性,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6)砌筑墙体应设置皮数杆,以控制砌体高度及高度变化部位的位置,保证砌体的灰缝厚度均匀、平直7)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装饰施工前,应按相关规定做好临时施工洞口的补砌。8)施工时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玻璃棉保温板120mm厚墙、清水墙、柱和附墙柱。b)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c)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d)门窗洞口两侧砌体200mm范围内;转角处砌体450mm范围内e)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f)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轻质墙体、夹心复合墙外叶墙9)脚手眼补砌时,应脚手眼内掉落的砂浆、灰尘;脚手眼处砖及填塞用砖应提前湿润砖应用砂浆填实,或用掺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分两次堵填密实10)设计要求设置的洞口、沟槽、管道应于砌筑时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柱内埋设管线。11)尚未施工至楼面或屋面的墙或柱砌体,其抗风允许高度不得超过表33的规定如超过表中限值时,采用临时支撑等措施注1.本表话用于施工处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国的情况,如10m
对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墙和柱,其砌筑高度未达圈梁时,h应从地(楼)面算起;超过圈梁时,h可从近的一道测梁算起,但圈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达到5N/mm2以上5.施工处标高H按下式计算:H=H。+h/2式中:H—施工处的标高;H4—起始计算高度处的标高h—表33内相应的允许高度12)基础或每一楼层砌筑完后,应校玻璃棉保温板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轴线偏差可在基础顶面或楼面上校正,标高偏差宜通过调整上部砌体灰缝厚度校正。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平整,标高一致,座浆饱满14)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并应按表34划分砌体结构中钢筋的防腐,应符合设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