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或明确选用标准、通用图集的索引号i.地下工程中用于伸缩变形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当设置时,变形缝宜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变化悬殊段和地质状况明显差异的地方,并应根据该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防水材料i.后浇带应设置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设置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水泥浆结合玻璃棉保温板层抗渗外墙保温板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当擦入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v.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严禁止水条在混凝土浇筑前先期受水浸泡膨胀;钢板止水带应折边,连接处应双面满焊,焊缝严密;预留(埋)的柔性止水带在施工期间应有防损伤(断裂)的保护措施v.当变形缝用木丝板、麻丝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填缝材料时。
木丝板或麻丝应经沥青浸透处理,金属盖板应采用≥0.7mm经防腐处理的金属(不锈钢)板或1mm的铝板工厂化制作,接缝严密vi.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应牢固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严禁在止水带的圆环处穿孔,施工中应固定好转角处止水带,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跑脱vi.地下结构墙体不应留设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的墙体上,底板、顶板不宜留设施工缝,顶板、墙体上的后浇带应有防水加强措施x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交接面浮浆和污染,并进行界面处理浇筑间歇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混凝土应进行覆盖湿润养护,养护期不少于28dh)抗渗混凝土混凝土拌制按配合比准确计量,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监理应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进行旁站,对混凝土砂石、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质量资料进行查验和核查i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混凝土内外温差对质量的影响i抗渗混凝土结构内设置的各种钢筋不应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栓应加焊3mm厚直径不小于50mm的止水翼环,翼环应与螺栓双面满焊,拆模后,应确定专人负责螺栓的切除、防锈、防水砂浆的封堵处理工作,监理应对处理过程实行旁站,做好文字及图像iv.预埋(留)在地下抗渗混凝土结构上的各类穿墙(地)套管应按设计和相关图集要求水泥浆结合玻璃棉保温板层加焊止水翼环,翼环应与套管双面满焊,并固定牢固v.抗渗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监理和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vi.抗渗混凝土宜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并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欠振或超振,排除泌水,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应分别对外墙保温板表面进行二次收浆压实vi.抗渗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麻袋湿润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冬季施工应保温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i)防水层。混凝土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干燥,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应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防水涂料应薄涂多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