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美国气技术研究所等开发一种商用管道实时监测系统岩棉保温板,可探测在管道附近施工的挖掘机械产生的声信号,适用于气管道监测201年,澳大利亚采用光纤传感器开展管道完整性监测(TapanesE.2001),监测内容涉及应力应变,振动、声发射,压力与温度等,通过模拟的管道验证了光纤传感技术的性,井在印尼完成了100km的管道安装监测。2003年,由美国及加拿大的主要燃气公司资助的NYSEARCH组织应用光纤监控技术,对新泽西约40km高压气管道实施监测(李苏,2014);韩国基于无线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开发了油气管道第三方损坏监测系统,并在韩国Yu-Do岛和Youngdong-Do岛之间的海底管道,Pyoungtaek半岛等实际管道工程中得到应用(Shinsmetal2003),Tejedor等(2016)应用智能光纤监测系统开展管道的完整性监测我国开展管道地质灾害监测是随着管道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面逐步开展起来的2006年,受中国石公司管道华中输气分公司委托。
中国地质大学《武仅)对忠武输气管道山滑玻等8处地质灾害工程实施监测,主要监测手段包括地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抗滑桩钢筋内力监测,格构错固结构中锚固力监测与格构梁内力监测,危岩裂缝监测等,地质灾害监测为施工提供了保障,也为检验地质灾害工程效果提供了宝贵资料,2008年8月监测期结束,转为长期监测。2009年,在期管道地质灾害监测中,又新增了马水河跨越及锚锭基础边坡,野三河跨越及锚碇基础边坡监测(李伟林2007;邓清禄等,2010)2007年,西南石油大学和长安大学,兰成涂管道研究在二郎庙滑坡建成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监测预警示范工程。目的是研究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管道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的适用性,探索出一套基于光纤光栅的管道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对二郎庙滑坡的状态进行预警,采用钻孔测斜仪等传统的滑坡监测手段验证光纤光栅的监测结果(胡志新等,20101刘福臻等,2012)2010年浚工运行的川气东送。
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根据“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规划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对已发现的部分规模较大,风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安排了长期的监测工作,监测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分布式光纤监测等原油管道漠河一大庆段工程(简称“漠大线”)是我国条引进境外原油的大型管道工程,同时也是我国首条通过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的长距离、大口径管道。2010年,针对漠大管道沿线在多年冻土区面临的冻胀融沉灾害,提出了基于全站仪测量的管道位移监测技术;为研究冻土一管道相互作用规律,在加格达奇以北选取了6处冻胀、融沉典型灾害点岩棉保温板,建立了基于先进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光通信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管道应变监测预报系统(谭东杰等,2012)。目前,管道地质灾害监测内容有:①地质灾害体变形监测,灾害体地表变形监测方法有、裂缝计、全站仪、宏观地质调查法,光纤光栅等,灾害体深部变形监测方法有分布式光纤钻孔测斜仪、拉线式深部位移计、时域反射测试技术(TDR)等。